健康学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者讲坛 >

学者讲坛

“互联网+”与大数据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我院客座教授、广州市卫生信息中心主任高昭昇博士解读“互联网+医疗”

2016-05-29 17:59:45 | 点击:



高昭昇博士主讲“互联网+”与大数据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5月26日,由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部主办、资讯管理系承办的《“互联网+”与大数据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学术讲座在广州校区举行,由广州市卫生信息中心高昭昇博士担任主讲人。学院院长王庭槐、副院长许淑锐、人事部部长简庚荣、资讯管理系副主任周旭毓以及资讯管理系全体师生出席讲座。讲座由周旭毓副主任主持。



       周旭毓副主任主持讲座
       讲座中,高昭昇博士主要讲述了“互联网+”与大数据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政策背景、基本概念和发展思考,并通过案例解析“互联网+医疗”和医疗大数据的实践应用。
       医疗信息化作为支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之一,在近年来医改的进程中不断深化,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高昭昇博士认为,在现今社会信息化、设备数字化、通信网络化的信息社会,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正在推动信息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进一步推动了健康和医疗将向更好服务、更低成本和更有效管理的方向迈进。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互联网+医疗”模式是医学发展的新契机,它的商业模式涉及医政、医药、医保、商保等一系列体系的重建。高昭昇博士表示,互联网+医疗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存在建设成本高昂、医疗质量保障、医保结算壁垒、缺乏配套政策法规、信息安全挑战等问题。
       此外,高昭昇博士通过“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等平台以及系列案例向师生展示了“互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实践,介绍了“互联网+医疗”的五大领域、“互联网+”的整体架构、互联网医院的构成。大数据支撑大研发,高昭昇博士认为,大数据不仅改进了居民健康的潜在价值,而且大数据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价值也是十分显现的,如连续整合和分析公共卫生数据,能够提高疾病预报和预警能力,防止疫情暴发,提升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能力。除此之外,他还利用大数据解读了“基于医疗大数据的区域医疗服务能力优化研究”报告,认为优化区域医疗服务能力需要构建大数据平台,建立医疗卫生大数据技术框架,从而将大数据应用在医疗健康方面上。
       最后,高昭昇博士对“互联网+”的应用提出了几点思考:一是当前我国面临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双重负担,可以通过“互联网+ ”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二是“互联网+ ”对医疗效率的提升、医疗流程的深度再造引发了深刻变革。三是健康促进应该是应对这些疾病的优先策略,更应该强调的是预防,把少得病、不得病、早发现、早治疗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首选。而对于“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方向,高博士提出了“医疗+互联网”与“互联网+医疗”两种模式。在大数据未来发展方向问题上,他认为医疗健康大数据能够在临床诊治、医疗健康研发、公众健康等方面的应用上大幅度降低成本,有效的改善诊治效果。同时也明确指出,在大数据中存在偏见和盲区、隐私泄露等问题也是大数据在应用方面需要思考的问题。



学生提问
       在现场互动环节中,高昭昇博士详细地解答了同学们在“互联网+”与大数据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的疑惑。同学们表示高昭昇博士的讲授令大家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对互联网+与大数据的重视,开拓了自身的知识视野,也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知识,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
 

讲座合影留念

 
( 文/赖玉娜、魏粤玲   图/记者陈嫚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