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实施预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远程网络教学实施方案》,为了保障春季不返校期间网络教学的顺利开展,切实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维护教学秩序,健康学院由院领导牵头,部署学院各专业课程的总体安排及组织落实,由课程负责人负责统筹课程教学计划,学院教学秘书协助跟进,制定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不返校期间网络教学实施方案。
一、网络教学工作整体安排
(一)准备阶段
1.2月13日-16日,教学秘书跟任课教师逐个联系落实网络授课方式和每个教学班联系方式(如QQ群、微信群、学习通等),收集了46门专业课程(其中6门包含实验课)前6周的教学方案、申请延迟开课的课程及原因。
2.2月20日,向教务处提交我院开学不返校期间的网络教学初步实施方案及各门课程的教学方案。
3.3月5日,教学秘书向各班级发布课表,并组织协调好学生按联系方式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学生在3月5日—3月9日期间查看所修课程线上授课信息,并按要求做好各门课程预习准备工作。
4.各班学委收集信息化手段进行课程教学(学习)确实存在客观困难的学生,教学秘书在3月12日前汇总报告学院领导。
5.3月5日,任课教师通过事先确定的联系方式,发布本课程的远程教学方案供学生了解。
6.3月5日,在开学不返校期间教学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完善网络教学实施期间的教学质量保障举措,并独立成文通过我院官网或公众号向师生发布。3月5日,将实施网络教学的详细课表发给教务处。
(二)试运行阶段
3月9日至3月13日,为网络教学试运行周,按照网络教学排课表第一周课程进行试运行。
1.要求学生提前与教师取得联系,并在网络教学试运行周进入教师虚拟课堂,提前测试网络、课程教学软件是否正常,熟悉该课程通过网络上课的流程,适应网络教学环境。
2.教学秘书协助管理教学情况,辅导员了解学生心理情况,及时反馈问题给学院领导,逐一解决困难,有必要时向教务处及网络技术中心反馈协助解决。
(三)正式实施阶段
3月16日开学(学生不返校)实施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按本学期发放的课表进度进行授课。
在网络教学实施期间,学院做好每天的教学检查、反馈和跟踪改进工作,认真落实新华“四个一”家规,切实做好开学第一节、第一天、第一周、第一月的在线教学。实行“每日概况通报”和“一周一总结通报”的制度。每天18:00前向师生通报我院白天网络教学的概况,并报送教务处;每周末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及时总结当周的网络教学情况,形成总结向师生通报,并报送教务处。通过“检查评价→及时反馈→持续改进”形成闭环,切实保证在线教学的质量。
二、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实施方案
(一)开学不返校期间,利用各种网络教学平台或资源平台,开展线上教学。
1.慕课方式。教师结合自己开发的网络课程资源,或可利用校内的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自建网课、速课,或利用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人卫慕课等慕课资源开展教学。
2.直播方式。利用学习通、速课91、蓝墨云班、雨课堂、QQ、微信、智慧树平台在线课程等进行在线授课、直播教学。由于当前时期直播需求量巨大,部分平台或工具不能提供稳定的直播教学服务,授课教师尽量避免将直播教学作为唯一的网络教学方案。
3.教学视频、音频、学习资料推送。通过学校泛雅网络平台或已建好的网络联系群,推荐优秀在线资源和学习视频或自己录制好的音频或视频,引导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教师在线答疑。
(二)延期开课的课程,待学生返校后利用周末或者暑假时间开展课堂教学。
部分实验课只有采用实际操作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及部分不具备网络教学条件的课程,待学生返校后,采用没有教学安排的空档时间、晚上、周末(一般为周六)等时间安排教学任务。
(三)疫情防控期间,所有实习、见习等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安排暂停,待学生返校后再组织实施。
(四)本学期的教学周为17周。学生返校后,按照教务处的统一安排,有序开展教学工作。
三、网络教学的质量保障措施
(一)成立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小组
学院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资深教授、专业主任、年青骨干教师及全体行政教师相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小组(简称保障小组,下同),检查落实在线教学安排情况。
组长:周旭毓
副组长:马丽娟
成员:陈维清、林爱华、杨双玲、陈思燕、任燕丽、夏阳、陈键聪、陈军、侯珂珂
保障小组每周召开一次网络工作会议,检查各项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及时解决网络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重点关注开设新专业课程教师与新入职教师的网络教学准备情况,指导完善教学方案,安排专人指导教师熟悉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与操作。
(二)迅速排查,逐一落实
前期学院通过与每位任课老师一对一联系,全面掌握了春季学期每门课程的教学安排,迅速排查网络教学期间可能存在的问题,逐一落实解决方法。网络教学正式实施期间,教学秘书组织做好每天的教学检查、反馈和跟踪改进工作。实行“每日概况通报”和“一周一总结通报”的制度。每天、每周向师生通报网络教学情况,并报送教务处,每周开展满意度调查。形成检查评价→及时反馈→持续改进的闭环,切实保证在线教学的质量。
(三)集体备课,严控教学质量
针对每门课程的不同情况,统筹安排春季学期教学工作,对目前因部分任课教师在疫区无法实现网络教学的课程和实验课等特殊情况采取延迟开课、返校补课等措施,确保学院开学不返校期间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学院于3月3日组织学院全体教师在腾讯会议平台开展网络集体备课,每位教师汇报网络课程准备情况,相互学习,群策群力。学院领导特别强调,每位老师要应该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根据课程特点与在线教学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在线教学方式,严格把控学生上课考勤,采用练习、提问、讨论、在线交流、在线答疑、音视频会议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为线上课程教学充分准备,确保在线教学质量。安排行政教师开展在线教学检查和跟踪反馈工作,及时了解、发现和解决师生在教学和学习中的问题。
(四)加强巡查,切实保证网络教学秩序
1.课程时间安排
任课教师在远程教学期间,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直播、慕课、视频推送、在线答疑等)进行,均需根据原课表的时间实施,以免造成不同课程之间的冲突,保证学生正常的作息时间,维持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2.课堂巡查安排
(1)学校巡查安排:学校领导、教务处、教学督导室将通过网络,执行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抽查虚拟课堂教学情况。
(2)学院巡查安排:主管教学院长、专业主任、教学秘书将进行网络课程的全覆盖随堂听课,了解教师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课程进展的流畅情况等。
(五)妥善安排后期课程衔接
为使学生返校后能更好地衔接线上和线下的教学内容,任课教师返校后第一次课需进行复习,对网络教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概括,并进行至少45分钟的课堂小测,测验内容即为网络教学的内容,测验分数纳入平时考核成绩(10%-25%)。
充分利用线上教学优势,推进学习方式变革,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确保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不返校期间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六)做好思政保障
为保证网络教学的顺利开展,学院党总支高度重视,联合党支部以及主要学生干部,通过各个班级微信通知群和学院官微,以多种形式向学生传达“开课不返校、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的精神。在网络教学统筹前期,已做好摸底排查学生在家上课是否存在设备及网络困难等调查工作,后期将继续实时跟踪学生网络上课效果的工作,以便任课老师做好网络教学方案的选取和调整。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多方式和多渠道向学生们强调及时调整作息,积极配合教学安排,做到“热爱生活、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网络教学期间,全力做好思政工作,密切留意、认真巡查、及时反馈、强化沟通,努力服务师生做好网络教学保障工作。
(七)跟进毕业论文工作
1.线上正常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按照《教务处关于做好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教务处〔2020〕56号)的要求,指导教师通过微信、QQ等线上方式每周不少于一次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加强沟通与讨论,确保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工作。
2.注重论文质量,按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所有毕业论文在答辩前都需要在学校维普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中查重,查重率合格后允许参加答辩。疫情解除前,毕业论文答辩采用线上视频答辩方式进行;疫情解除后,线上视频答辩与线下答辩两种方式均可采用。
(八)做好实习实训活动安排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及学校有关疫情期间教学工作的统一部署,暂停学生一切校内外实习实训活动(包含但不限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寒假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专业实践、挂职锻炼、外出参与校外课题研究等)。疫情结束前,不得安排任何新的实习培训。受疫情影响暂停实习实践的学生,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另行安排时间补足,或考虑压缩实习实践任务和时长,或向学生提供安全的实习替代方案。
(九)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学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小组安排专人每天了解掌握学院全体师生的动向,建立名册和工作台账。小组组员积极配合,实行监测信息日报告制度,对居家医学观察和在校内集中医学观察的情况做好记录,报告学院工作小组组长后,由专人汇总,报告学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广东省教育系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重点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工作方案》要求进行填报。
(十)跟进健管专业实验室建设工作
严格按照学校疫情防控要求,对信息与信息管理实验室进行全面消毒和设备检修,确保师生返校后线下实验室的正常开放。跟进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疫情结束后开展实验室的后续建设工作。
健康学院
2020年3月5日
附件:
2019(2)课表健康学院在线课程课表2020.3.5.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