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学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本科教学 >

本科教学

[科技月系列活动]走进实验室让穗莞两校区学子零距离感受科技魅力

2018-05-15 08:20:34 | 点击: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术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开放办校”方略,提高全校师生的科研能力,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竞争力,根据2018年春季工作会议部署,学校于2018年4月举办“科技月”活动。

来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黄同学“玩”得不亦乐乎,“平时自己的专业课上很少接触,大都觉得实验室很神秘,今天终于在现场开了眼界,实验室里是如此有趣、科学研究这么好玩。”

这是我校科技处于4月18日、4月25日、5月2日在穗莞两校区分批次举办了参观校区科技实验室、展览馆的交流活动。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踊跃发言,乐在其中……

■第一站:Fab Lab 创新中心

“Fab Lab”实验室占地约300平方米,有最新的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雕塑机、刻字机、CNC铣床、PC工作站、3D扫描仪、钻床、电锯以及放置其他物品的专用工作室,以老师、学生、社会创新为主导的工作坊,各种技能水平的创客都可以在这里学习,是一个非常适宜学习新技能的平台。

同学们在实验室里参观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吴同学说:“通过这次参观3D打印实验室,可以更加直观的体验到原理是如何运用到实践中,并且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也耐心地为我们解答了一些关于创客方面的问题,真是让人印象深刻,十分有趣。”

Fab Lab 实验室的3D打印模型
■第二站:艺术设计工艺实验室

工艺实验室是提供给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学生进行服装制作的实验室。其配备实物投影仪及多媒体讲台和网络等配置,用于协助教师现场实际操作以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完成教学工作,学生还可以进行毕业设计制作、参赛作品制作等工作。

该实验室郑培心老师(左一)在为学生介绍平常实操内容

同学们走进艺术设计工艺实验室,实验室郑培心老师为大家讲解了实验室中的仪器和材料的主要用途等,耐心地解答同学们的疑惑。同学们满怀好奇,仔细观看实验仪器,认真倾听老师讲解,对服装制作设计的操作流程有了直观的了解。

■第三站:餐饮实训室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的课室——“T+ Fab cafe”,是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商业化餐饮店,一切的店面运营都由学生自己管理、专业老师进行指导,致力于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定的运营能力。

来自广州校区的学生在与实验室谭红娟老师交流

管理学院的谭红娟老师向前来参观的师生耐心地讲述了“T+ Fab cafe”的由来,以及关于实训和指导的过程。对于此次科技月系列活动,谭老师说:“举办‘科技月’相关活动不仅增强两校学生的交流、学习,而且东莞校区在餐饮实训室、旅行室实训室和文化创意产品等部分做的也是具有特色的名片,可以让广州校区的同学亲身体验。”此外,谭老师还希望同学们要好好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认真学习,做好实训室的运营工作,让餐饮实训室的名牌特色越打越响。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陈同学说:“学生在这种氛围里,能独立地完成餐饮店的运营,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学校给学生提供这样的平台值得肯定,在自己以后的生活上,也会去尝试做一些具体的实操,增长自己的见识,进一步充实自己。”

■第四站:影像文化创意研究实训室

影像文化创意研究中心是学校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投资建设的模拟拍摄基地、硬件规划、和实施配套的实验室。在这里,学生可以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自己满意的摄影作品。

当同学们来到影像文化创意研究实验室时,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也秀出了他们的“传家宝”,把最好的设备都一一展现给同学们看,并且细心指导同学们如何拍出更优秀的视觉作品。

影像文化创意研究实验室的郑伟国同学为同学们讲解摄影细节

郑伟国同学表示,此次主要给广州校区的同学讲解了一些关于摄影的技巧,虽然广州校区跟东莞校区的学科专业不同,但通过这次交流,广州校区的同学可以了解到一些专业外的知识,同时我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去广州校区学习不一样的知识。

■第五站:科普大讲堂

科普大讲堂的各位讲解员结合自己的专长,在限时4分钟内使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和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科普演讲,为在场的同学揭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神秘面纱。

科普大讲堂现场
汤少娴同学讲解“便携式监护仪的使用”

来自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汤少娴为同学们讲解“便携式监护仪的使用”,她从便携式监护仪的特点、使用方法、使用便携式监护仪的意义三方面进行讲解,她指出,使用便携式监护仪有利于监控并降低发生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更好地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冯馨做主题为“X线、CT、MR、PET的区别与应用”的科普,分别对X线、CT、MR、PET的优缺点与适用人群进行讲解,并总结到并不是检查费用越贵的仪器检查效果就越好。

孙永琦同学讲解“国之重器——智能制造”

康复医学系的孙永琦向同学们科普了“国之重器——智能制造”,他首先介绍了智能制造的定义,然后对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指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经之路。

招思琪同学讲解“失温救治”

来自护理学院的招思琪为同学们讲解的“失温救治”,她通过分享自己的亲身体验,向同学们解释失温现象,然后讲解失温现象的分级和对不同程度的失温现象的救治方法;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岑淑梅进行的科普主题为“肥皂泡的奥秘”,她从肥皂泡的成分、形成原理、出现彩色的原因等方面进行讲解。

■第六站: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位于广州校区中区实验室三楼西面,建立时间为2013年,面积约100平方米,主要设备有紫外分光光度计2台、台式循环水真空泵8台、大型超声清洗器1台、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2台、通风系统4套、斜流风机系统2套。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的实验内容包括基本操作实验、合成实验、性质实验、验证实验、设计实验和综合实验等等,是一个很好的实操平台。

关冠恒老师在为同学们介绍仪器

金融工程专业林同学表示,这次活动让我对我们学校的科研设施有了更多的了解,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魅力。

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陈志琴同学说:“很好奇,原來药片药丸是这样制成的,从制药到上市其实经过了一个很长的过程,检验里面的各种药剂的比例十分繁琐,科学确实是严格严谨的。”

■第七站:护理学院实验室

护理学院实验室成立于2006年,目前总建筑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是数字化模拟医院。护理学院实验室整体建设紧紧跟随临床护理的新进展,设有护理基础实训实验中心、急危重症护理实验室、内外科综合实训室、ICU监护室、模拟妇产科综合病房、产房、儿科病房等,高标准的模拟教学环境为学生操作练习提供了真实的场景,中心场地宽敞,设备充足。ICU监护室拥有国内外先进的智能化、数字化教学设备—目前全世界最高端的模拟人SimMan3G,可模拟临床护理对象复杂的病情变化,有利于学生临床护理思维能力训练可创设高仿真的医疗环境。妇产科及儿科的模拟病房环境温馨,从产前到产后的护理,新生儿的护理,整体护理模式,都贴近临床,并引进了高端模拟产妇SimMom,不仅能模拟不同胎方位分娩,而且产程的异常、胎心的异常、宫缩的异常,分娩过程中的种种并发症都可以形象的模拟。在模拟产房,学生不仅能够全过程地目睹整个分娩过程,还能参与接产及处理产前产后发生的种种并发症。

于凤兰老师为同学们模拟产房生产过程

吴同学表示,通过参观实验室,让我对生命有了更厚重的敬畏。在科普讲解中了解了心电仪、失温、智能制造、肥皂泡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在参观护理学院实验室后,更是体会到了母亲的伟大,也看见胚胎逐渐成长的神奇过程。希望以后能够继续参与这样有意义的活动。

2017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黄景燕同学说:“第一次参观医学类实验室,让我对人体结构充满了好奇。在今天这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了解了一些关于医护人员如何照顾病人,以及救治病人需要用到的设备,仪器等知识,印象较深刻的应该是看人体器官的标本和模拟分娩。”

■第八站:听力与言语科学系实验室

2016年,由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与西万拓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佛山市威耳听力技术有限公司等校企共建的听力与言语科学系“西门子助听器实验室”和“博智听觉声学实验室”揭牌成立。该系列实验室为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学子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及优越的实验实训实践平台。

来自东莞校区的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助听器

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朱同学表示:“一直以来,我都对医学相关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有一种偏见。但这次的科普参观以后,我觉得医学不仅是神圣的、纯洁的,还是严谨的、一丝不苟的。我们参观手术室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每位进入手术室的人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换上消毒以后的衣服和鞋子才能进入手术室,这样的场景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见到过,却总是被忽略,也极少会思考这背后的原因。我想,正是这种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才能显示出对生命最原始的尊重。”

■第九站: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和标本陈列室

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和标本陈列室成立之初资源稀缺,条件较为简陋。但随着学校不断的发展,实验室也不断扩大,从一无所有,到现在各种骨架、标本总计1000多件,实验室制作全身骨架标本4副,全身肌学、血管神经大尸体标本6具,各系统瓶装标本大小700多件。同学们满怀尊敬地参观了人体解剖实验室,还亲自应用了3D人体解剖系统,对我们的人体的器官、骨骼等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

同学们在操作3D人体解剖学系统

来自会计学专业的颜杨同学表示,这次活动让我有了探索人体奥秘的好奇心,那些为科学献身、捐献遗体的人都是伟大的。

16级康复医学系孙永琦说:“虽然我们都是同学校的不同专业,但我们把各自擅长的互相交流,增长自己的见闻,可以体现各个学科专业不同的特色与学科建设成果。”

■第十站:康复医学系实验室

康复医学系实验室面积约450平米,是国内该类实验室中单体规模最大的。该实验室将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技能、学生科研融为一体展开的综合性专业教学实验室。目前实验室的设备包括各种理疗仪器(电脑中频治疗仪、温热磁疗机、紫外线治疗仪等)、手法/牵引器械(多体位手法治疗床、综合牵引机、人体肌肉模型、人体骨骼模型等)、各种运动器械,以及诊断与功能检测仪器(简易肺活量计、呼吸肌训练器)等。

同学们在体验康复治疗

学科与科技管理处王丽丽老师说,通过这些实验项目的开设,学生们可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不仅增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增强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以后的实习和就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穗莞两校区同学交叉进行参观实验室,对我校两校区的专业设置有了进一步了解,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第十一站:基础医学实验室

基础医学实验室是理论教学、实践技能、学生科研融为一体展开的综合性专业教学实验室。

同学们在学习测量血压
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讲解

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朱乐怡同学说:“今天去了广州校区参观了基础医学实验室、药学实验室等地方,感觉受益匪浅。我们进行了量血压教学,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血压器的用法,亲自示范,之后又让我们自己去尝试测量别人的血压。我很高兴我学会了测量血压的方法,因为我奶奶有高血压,我总是很担心她的健康。这次学习不仅增加了我对医学的知识,而且还改变了我内心对于医生原本的看法和认识。”

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林同学:“看完人体解剖学实验室之后莫名对生命存有敬畏感。以前胆小不敢看这些东西,现在开始能接受,毕竟这些器官就长在自己的身体体内,看着那些器官标本,觉得它们又脆弱又珍贵,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珍惜自己体内的每一个器官。”

带队老师谈斯聪老师说:“这次活动主要以科普为题材,我们观察到这么多的实验室,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让我们更清楚地明白科学常识,能让学生在交叉学科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4月18日参观完东莞校区实验室后师生合照
4月25日参观完广州校区实验室后师生合照
5月2日参观完广州校区实验室后师生合照

“科技月”活动以多种形式在师生中普及学术科研的相关知识,宣传规范学术论文、项目申请等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学科研的重要意义,激发科研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意识,不断提供科研项目申报的指引和帮助,鼓励师生积极申报、开展研究,扎实推进“学术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开放办校”工作稳步开展。

中大新华记者站供稿
文/李文慧 陈媛媛 詹礼标
图/陈嘉俊 黄要武
审校|王丽丽
责编|杨佳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