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梧州9月8号电 (通讯员 黄沁沁)站在9月初回望7月15日这一天,涌上心头的那种庆幸感与感动不约而至。早上7点多阳光明媚,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青鸟康愉”社会实践队一行共15人乘上了奔赴广西梧州市苍梧县的雁村小学的列车,列车上的时光静谧而短暂,给了青鸟们更多想象的空间,大伙都各自在心里细数着对即将开启的为期8天的调研与支教生活的点点憧憬。
实践地雁村属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新地镇的贫困村之一,村中由于大量的劳动力外流,现在留在村中的大部分是体弱多病的老人,妇女和小孩。对老人健康情况的调查成了青鸟此行的主要关注点;人生来就不同,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小孩总是乖巧和懂事多一点,支教组的一行人也尽着自己有限的能力来丰富小孩子们的暑假生活。
到了梧州南站后,我们坐上了开往雁村的公交车,公交车一路左转右拐,时而下坡时而上坡,善变的天气增加了行驶的难度,小雨伴着大风,把我们一行人的头发都吹得变了样。终于下了站,可是距离雁村还有一段路要走,刚好下站地点旁边有一家小型便利店,大伙们有的在购买生活的必需品,后勤组的小伙伴们则忙着采购头几天的粮食。到了学校后,校长热情地带队员们快速地熟悉了一下学校,之后,有的负责采购,有的负责打扫卫生,有的负责煮饭,傍晚厨房的第一缕炊烟敲升腾,一群人就着圆桌吃了饭。
短暂时光的庸常日子的点滴美好都显得格外的珍贵。
调研日子--阳光晒不干的热情。
队友们一般在每天中午一两点就开始调研工作的入户走访调查,阳光很烈,丝丝的倦意难免裹上心头,方言不通一直是调研工作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村民家中的家犬也是一个问题。耐心与配合一直是解决问题的钥匙。队友们一间一间地走访,生怕错过任何一家,急切的心理可想而知;相同的问题总是要问很多次,村民们也很积极配合,一句一句地回答,可见他们对自己的健康还是很关注的。再到后来的义诊,阿伯奶奶们早早地就在义诊地点等候,还热心地为队友们准备了热水。无论是在量血压,推拿,按摩以及叮嘱村民们在平常的劳累工作要注意休息的过程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村民们对自己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在结束义诊后的几天还不时有村民询问。
护理系的队员们通过自身的学识,对村民的身体进行常规性的检查,并对劳损部位进行手法推拿治疗。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欧阳润泽 摄
支教日子--互相学习的过程。
每天清晨,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做手语操“感恩的心”,一天里能始终携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那这样什么难过和矛盾都会无限的小化。支教时间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老师,我们什么时候上课?”“老师,下一节课上什么?”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强烈的好奇心都使我反思:越长大越缺失了单纯和纯粹的美好。画画时,他们专注;剪纸课时,他们手巧;体育课上,他们团结;唱歌课里,他们感动;朗诵课中,他们认真。最让人感动的就是他们对待能够很细心地照顾班上的同学上课时带过来的小妹妹,“感动死了,一个人的妹妹成了班上所有人的妹妹”队友如是说。
手工课后,孩子拿着自己的折纸作品得意地向老师展示,露出了明媚的笑容,清澈天真的双眸瞬间驱散了夏日的丝丝暑意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欧阳润泽 摄

昨天一日一日地走远,每天清晨,一首熟悉的歌儿响起叫醒了今天孩子们的耳朵,一双双无邪的眼睛注视着前面领手语操的老师,嘴里小声地哼唱着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欧阳润泽 摄
闲暇时光--亦师亦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们的淳朴与热情如临别路上映入脑中的红土一样深沉而热烈。村民们会不时地给我们送来鸡蛋和自家的蔬菜水果还牺牲了一只鸡款待我们;孩子们会分享有趣的笑话……
雁村只是一个缩影,我们这行志愿者也只是众多志愿团队中的一队,但共同的目的都是“传递爱”。我们期待更多的健康建设能走进更多的贫困地区,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爱的队营”中来,以爱之名,聚众之力,越来越来好。
微风正好,孩子拿着队旗奔跑,队旗飘扬着诉说着一种勇气和一份对志愿活动的继承期待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欧阳润泽 摄